NEWS
通八洲新闻资讯
东海岛崛起海洋牧场“芯片”基地

在经纬实业的岸上供给基地,自动投料仓、养殖工船、重力网箱等设备一应俱全。

鱼苗。

科研人员采集水样观察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情况。

东海岛上,大大小小的苗种场和科研基地顺着海岸线延伸。

清晨驱车行进在广东第一大岛——东海岛上,一路楼宇高耸,工厂林立,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航母”发展的劲风扑面而来。

一路向着海岛的东南角前行,蔚蓝的大海旁,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下称“863基地”)的养殖池星罗棋布,波光粼粼。从高空俯瞰,大大小小的苗种场和科研基地在其两头顺着海岸线延伸,鳞次栉比的养殖池如一面面镜子,倒映出海洋“芯片”基地的强劲实力。

235.5公里的海岸线,面积达250多平方公里的海湾,常年温暖的海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湛江经开区发展水产种业的天然优势,南美白对虾、东风螺、龙趸等海洋生物在此自在畅游。目前湛江经开区已初步形成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体系,种质资源“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种苗产业空间集聚态势显著,水产种业“硅谷”的生动画像呼之欲出。湛江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杰东表示,经开区致力做强做精种业“芯片”,打造种苗“兵工厂”,从育种、养殖、加工、流通到深海养殖装备全面升级,加快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创新集聚区,积极申报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

●南方日报记者林日清实习生思琦通讯员戚照

本版摄影:吴东俊

1.863基地之外别有洞天

一袭鲜艳的红衣,鳞片熠熠生辉,游动起来姿态优雅……阳光下的红罗非鱼,宛如一群正在水中翩翩起舞的少女。它们是由863基地联合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选育出的新品种红罗非鱼“中恒1号”,突破了红罗非鱼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863基地的故事,要从2002年说起。那年,为了打破水产种质资源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困境,科技部、农业部在湛江东海岛成立了863基地,开展南美白对虾、海水鱼等育种研发工作。经过多年的沉淀,该基地已成为集种苗、水产饲料、养殖、动保为一体的综合研发平台,同时也成为了我国最大的南美白对虾亲本选育基地,年选育对虾亲虾10万对,虾苗80亿尾。

如今的863基地,拥有150亩亲本选育养殖池,2万立方米的育苗水体,构建起红螯螯虾工厂化苗种培育技术体系,并突破了石斑鱼、金鲳鱼、军曹鱼等育种育苗技术,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在863基地强大的种业资源与技术优势的辐射下,东海岛东岸逐渐集聚形成种业生产带。2家国家级良种场,9家省级良种场、145家水产种苗企业……在湛江经开区,一家家种苗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不断释放种业活力。

走进湛江腾飞实业有限公司(下称“腾飞公司”)的养殖基地,宽敞明亮的厂房内,一个个养殖池有序排开,水面下,一条条金虎斑鱼苗正在快速游动。“这些都是公司自行孵化的鱼苗,一般会销售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腾飞公司养殖板块负责人陈自豪说。

腾飞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以水产种苗培育、海水养殖、饲料研发为主的综合性企业,被认定为广东省水产良种场,种苗繁育品种有南美白对虾、泥东风螺、石斑鱼等,其所生产的东风螺种苗和SPF对虾种苗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为了保护与开发泥东风螺种质资源,选育生长、抗病及繁殖性状优良的品种,该公司于2016—2020年投资400万元进行泥东风螺良种选育,项目完成后实现年产泥东风螺亲本1万粒,选育的泥东风螺家系生长速度比亲本提高15%—25%,存活率提高20%—30%。

2.突破“卡脖子”育良种

离腾飞公司不远,湛江市东海岛东方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东方实业”)的养殖基地内,一尾尾南美白对虾亲体正在保种间的养殖池中悠然游动。“这些都是2010年选育出的凡纳滨对虾‘中科1号’。”公司创始人陈文林介绍。

陈文林自1987年起从事对虾种苗工作。在他的记忆里,东海岛的虾苗繁育产业在当时已经起步了。“那时候大家一般是到海里捕捞野虾回来育苗,捕捉难度大,虾苗生长速度也比较慢。”陈文林说。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受白斑综合征病毒影响,我国传统对虾养殖业遭受严重打击,产量一度从1992年的22万吨下滑到1997年的6万多吨。这时,南美白对虾为产业带来了新希望。1998年南美白对虾在湛江试养成功,也为东海岛的虾苗厂注入了蓬勃生机。

然而,南美白对虾的种质资源长期依赖国外进口,不可避免存在“卡脖子”风险。此外,养殖规模等因素的变化,也可能导致种虾价格上涨,经营成本增加。“2003年之前,受运输技术、包装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们引进的亲虾存活率偏低,质量也不好。”陈文林说。

育种技术关卡成了横亘在对虾产业发展道路上的难题。从2003年开始,东方实业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进行凡纳滨对虾良种选育项目的研究。至2010年,获得了特征明显、性状稳定的凡纳滨对虾“中科1号”新品种,并通过了农业部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对比养殖试验证明,该凡纳滨对虾“中科1号”新品种比普通苗种在苗期的淡水应激成活率高30.2%,生长速度快21.8%,收获期整齐度高7.0%,适合沿海海水养殖区和内陆淡化养殖区,尤其适合河口咸淡水地区的对虾养殖区养殖。苗种一经推出广受欢迎,“东方虾苗”很快在市场上打响了知名度。

同样聚焦南美白对虾种苗选育的还有湛江中联养殖有限公司。该公司根据养殖户对种虾的需求,引进SPF凡纳滨对虾亲本,通过群体选育的方法,选育出种虾,推动对虾SPF亲本和种苗规模化生产,优质的种苗产品和过硬的繁育技术使其获得了行业的广泛认可。

如今该公司已具备从种苗生产、养殖、加工到出口的完整水产产业链,建有现代化亲虾幼体培育车间、育苗生产车间、培藻车间、卤虫孵化车间、化验室等,其中种苗培育水体共约6000立方米。2011年获评对虾省级良种场。

3.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

下午时分,湛江经纬实业有限公司的无人投料船停靠在东南码头,一袋袋饲料正通过传送带运到船上,工人将饲料倒进料舱。随后,无人投料船根据设定的航线,自动航行直至停靠到重力式网箱旁。一条条鲜活的金鲳鱼此时正在网箱中撒着欢,随着饲料颗粒从船舱中部的泵中喷出,它们激动地跃出水面欢快抢食。

“现在每天要投喂近90吨饲料。”湛江经纬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经纬实业”)副董事长张星文介绍道。这些饲料来源于同在东海岛上的广东东腾饲料有限公司(下称“东腾”),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水产饲料企业,自建有小试、中试水产动物营养试验基地,产品涵盖南美白对虾料、石斑鱼鱼料、金鲳鱼料等多种水产饲料。

无独有偶,腾飞公司所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也用到了来自东腾的南美白对虾料。为什么这两家企业都选择了来自东腾的饲料?经营成本是其中一个因素。

张星文算了一笔账:“根据估算,使用东腾的饲料,单是运输成本,每购入10吨饲料就能节约100元。公司在这片海域的网箱内投放了1000万尾金鲳鱼苗,随着鱼苗生长,需要消耗的饲料会越来越多。下个月如果还没有捕捞,每天的饲料消耗量将达到100吨以上。”

在经纬实业的岸上供给基地,张星文通过手机认真观察着网箱里金鲳鱼的喂食状况,黑色的渔网随着水流晃动着。“这是公司生产的‘无结网’,深远海养殖要考虑大风大浪下鱼的情况,鱼与网具摩擦刮伤鳞片很容易造成感染病亡,‘无结网’安装在重力式深水网箱和大型桁架式网箱养殖平台大大降低了鱼类刮伤的可能性。”张星文说。

如今,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上,处处都有经纬实业的身影。从渔网具生产和销售,到重力式深水网箱框架建造,到海洋牧场项目建设,再到养殖及产品加工销售,经纬实业几乎已串起了一条金鲳鱼产业链。

这是湛江经开区水产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缩影。从水产种质的研发、培育、生产,到种苗的供应、养殖、加工,再到市场销售的水产种业全产业链条……湛江经开区海洋渔业正逐步构建起集鱼苗繁育、深海养殖、产品加工、销售运输、餐饮消费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产业全链条,让海洋牧场释放更澎湃的发展动能。

4.“内外”齐修向深远海进发

在863基地选育养殖池旁,成百上千条肥硕的大黄鱼跃然翻动,争先恐后地抢食。大黄鱼肉质鲜美无腥味,自古就是沿海人民餐桌上的美味。目前,863基地正在对湛江本土土著鱼种硇洲族大黄鱼进行驯化研究,已突破大黄鱼育种与养殖关键技术,计划3年内完成硇洲族大黄鱼育繁推技术研究,并在湛江建成大黄鱼活体库、精子库和基因库。

打造“海上新湛江”,抢占“深蓝”高地,抓住种业“芯片”是关键。湛江经开区依托863基地的种业优势,对区域水产养殖产业以及海洋牧场上进行辐射,目前已初步形成以863基地为核心,各类渔业产业集聚发展,带动水产养殖业提质增效的局面。

对于种苗企业而言,发展黄金期已到来,想牢牢抓住发展机遇,乘势而上,首先需要修炼“内功”。“公司目前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校进行长期合作,在‘中科1号’凡纳滨对虾新品种的核心选育群体基础上,持续开展适应本土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养殖模式与技术条件的凡纳滨对虾选育。”陈文林说,东方实业还升级了对虾选育、培育、繁殖、育苗、检测、检验等不同功能的科研与生产设施,满足日益增长的科研与生产需要。

此外,产业集聚也意味着企业之间可通过“抱团”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提升产业竞争力。依托地域优势,饲料企业可为养殖企业及时提供更符合需求的饲料。质量向来是养殖企业在选择饲料时考虑的重点因素,为此东腾自建科研中心,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满足鱼虾育苗、对虾和鱼类健康养殖需求。

上午8时,在东腾科研中心实验室,48个大桶整齐排放,一条条塘鲺在水中游动着,研究人员正在捞料。“我们会对塘鲺的生长流程进行持续跟踪观测,根据客户需求不断优化饲料配方,提高塘鲺鱼的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人员介绍。

写好“海”的文章,还要充实装备力量。在位于经纬实业的岸上供给基地,几名工人正在修补从重力式深水网箱渔网拆下运回岸边的渔网。在靠近海岸的一角,自动投料仓、养殖工船等设备一应俱全,随时能投入海洋渔业生产中。

当前,湛江经开区正依托现有的海洋渔业资源,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建设粤西现代渔业产业聚集区、湛江南繁水产种业引领区、湛江休闲渔旅融合示范区、湛江海洋牧场综合服务保障基地,构建起“渔业产业融合融汇、绿色科技创新创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渔港经济发展格局。

■动向

汇集海洋牧场、交易流通、精深加工、水产种苗、休闲渔业五大业态

经开区

剑指国家级

沿海渔港经济区

沿东海岛绵长而曲折的海岸线漫步,沙滩细腻柔软;硇洲岛上怪石嶙峋的火山石滩神秘壮丽;辽阔的大海上,中华白海豚畅游嬉戏……湛江经开区坐拥235.5公里的海岸线,海湾面积达250多平方公里,终年高温、长夏无冬、春早秋迟,年平均气温23.4℃,渔业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水产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当前,湛江经开区立足海洋和渔业资源禀赋,积极打造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该区位于广东省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东南部、硇洲岛及附近陆海区域,北临湛江湾,南临雷州湾。总面积约158平方公里,核心范围包括东海岛东南片区、硇洲岛、海洋牧场、深远海网箱养殖及其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相关海域、陆域、岸线。

湛江经开区坐拥硇洲岛国家级中心渔港和东南渔港,东南、硇洲、雷州湾海域等东海岛传统三大天然深海养殖区,国家863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以及大海、沙滩、温泉、火山遗迹、名胜古迹、休闲公园、海鲜美食等丰富的资源。

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以及渔业发展趋势,渔港经济区将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完善的全产业链条,建设粤西现代渔业产业集聚区、湛江南繁水产种业引领区、湛江休闲渔旅融合示范区、湛江海洋牧场综合服务保障基地,打造“三区一基地”总体定位。

同时,湛江经开区将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北部原有工业体系建设,构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渔港经济区“种业+科技支撑、双核渔港驱动、三区养殖承载、一岛一带旅游融合、全面振兴城乡”的总体布局规划,最终形成“北工业、东渔旅、南城乡”整体发展格局。

按照规划,到2035年,渔港经济区将形成港产城高度融合的区域渔业综合性产业区,打造为广东省西部沿海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样板示范区,近期实现年渔业总产值约43亿元,远期实现年渔业总产值约86亿元。


服务热线:

4007654355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左岸公馆1508
邮箱:ai@tongbazhou.cn

Copyright © 2024 通八洲(南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34740号,赣ICP备2024034740号-1,赣ICP备2024034740号-2,赣ICP备2024034740号-3,赣ICP备2024034740号-4,赣ICP备2024034740号-5,赣ICP备2024034740号-6,赣ICP备2024034740号-7,赣ICP备2024034740号-8,赣ICP备2024034740号-9,赣ICP备2024034740号-10